2020年10月8日,陈军教授团队在国际药剂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Pharmaceutics》(IF5.875, 中科院医学二区)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curcumin-loaded composite phospholipid ethosomes for enhanced skin permeability and vesicle stabilit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应用复合磷脂技术提高姜黄素醇质体载体稳定性和透皮吸收效果的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李钰和徐飞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顾薇副教授和陈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CE-P1H1为不饱和的蛋磷脂PC和饱和的氢化大豆磷脂HPC按1:1比例组成的复合磷脂醇质体
该研究首先通过分子模拟研究发现复合磷脂——不饱和的蛋磷脂PC和饱和的氢化大豆磷脂HPC分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一作用比PC之间和HPC之间的结合能更高。进而通过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抗氧化作用研究验证了复合磷脂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发现了,随着HPC的比例增加,PC的氧化作用得到了有效地抑制,因此复合磷脂技术能够有助于提高不饱和磷脂PC的稳定性。
图2: 复合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模拟
图3 :复合磷脂比例对PC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随后,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姜黄素复合磷脂醇质体,通过考察药剂学性质确定PC:HPC=1:1为最佳复合磷脂比例,并且在该条件下载体的变形性最高、皮肤细胞的摄取最少且姜黄素的透皮吸收效果最好而且载体稳定性最高,红外研究表明该磷脂组成对角质脂质排列的干扰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当HPC比例高于75%及以上时,30%乙醇的存在会导致其产生黏性,因此在存放过程中粒径显著增加。
荧光显微镜观察透皮吸收后的皮肤发现,与不饱和磷脂PC醇质体(CE-P))和饱和磷脂HPC醇质体(CE-H)相比,姜黄素复合磷脂醇质体透皮吸收效果更好,并且毛囊通道可能是其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4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该项研究首次将复合磷脂技术应用到醇质体改进载体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效果,并且发现复合磷脂中饱和磷脂与不饱和磷脂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不饱和磷脂的氧化,为中药高效透皮吸收制剂提供了新型载体技术。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pharm.2020.119936